当前位置:南充市委编办 >> 机构编制管理 >> 浏览文章

机构编制管理

涵养源头活水 赋能编制资源 ——南充市建立“编制周转池”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

中共南充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  发布时间:2022年01月20日

  南充市委编委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效果导向,在管好用活编制资源上下功夫、在服务保障中心大局上做文章、在守正创新管理方式上求突破,探索创新编制资源管理方式,发挥制度管根本、管长远作用,近期制定出台了《市本级“编制周转池”管理办法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。《办法》按照“市级统筹、保障重点、动态调整、循环使用”的原则,将编制“所有权”与“使用权”分离,整合编制资源,建立“周转池”。将编制管理从“管控数量”向“激活能量”转型,通过靶向施治、精准投放,着力破解事业发展与资源短缺的难题、刚性需求与总量严控的矛盾、资源固化与能量释放的困难,推动编制资源效益最优化、质量最高化、能量最大化,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
  一、坚守底线,把好“三关”,严控总量。聚焦破解严控总量、刚性需求的难题,依托机构编制管理大数据平台,采取存量挖潜的方式,盘活市级常态化空编存量,在中省核定的市级编制总量内,统筹行政编制50名、事业编制150名,纳入“周转池”统一管理。一是把好“以规定量关”。坚持机构编制政策红线,坚守编制总量底线,把中省核定的市级编制总量作为总要求,将“周转池”的周转编制置于市级编制总量内进行调控管理,做到不突破编制总量、不自设编制类别、不改变编制性质,确保编制总量不超基数、人员不超编制。二是把好“以责定量关”。深入调研,依据市级部门“三定”赋予的职能职责,客观评估部门编制总量、职责履行、工作任务情况,认真审核履行职能职责所需编制总量。单位无空缺编制,且急需补充工作人员,应先在同一主管部门内进行调剂,确实难以调剂的,可以申请使用周转编制。对符合条件的单位,明确同一单位申请使用周转编制总量原则上不超过3名,特殊情况不超过5名。周转编制不计入申请单位编制总量,不作为单位职务职级并行晋升的测算依据,引导单位有理有序有节使用编制。三是把好“以事定量关”。根据工作实际,评估论证、分析审核市级部门工作量与劳动力以及工作饱和度情况。对临时性、突击性、阶段性的重大工作,坚持事增加编、事了减编的要求,及时动态调整。特别是因项目建设、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等全市中心大局工作需要,人员编制确实紧张的;单位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或紧缺专业人才的;单位近5年未新增工作人员,人员年龄结构矛盾非常突出,且单位近2年内有退休人员的;编制较少、退出领导班子干部较多、人事关系保留在本单位,且单位近2年内有退休人员的,支持使用周转编制。同时按照“退一收一”原则收回,特殊情况实行“退二收一”,直至使用的周转编制收完为止,确保“周转池”有增有减、动态平衡、稳定循环。

  二、创新管理,完善“三法”,提升质量。聚焦破解管理粗放、资源固化的难题,通过细化周转编制的使用范围和对象、申报使用程序、动态管理、效益管理等事项,创新编制管理方式,软化编制资源板结效应,提高编制资源效益。一是在监管上做“加法”,力求“管得住”。把市级统筹作为“周转池”编制管理的重要原则,实行统一领导、统一调度、统一使用,提高资源管控力度,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,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和工作台账,推动机构编制由账本管理向大数据管理转变,实现机构编制数据的即时动态、真实可靠和有效监管。注重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相结合,定期监督检查机构编制纪律执行情况,对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的周转编制进行收回。二是在严控上做“减法”,力求“行得通”。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,遵循机构职能体系建设规律,准确把握“健身”与“瘦身”的关系,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向重点领域倾斜,严控职能弱化单位编制使用,为统筹使用编制资源创造条件,确保“周转池”可持续。三是在服务上做“乘法”,力求“用得好”。突出服务中心大局的用编导向,改变过去大水漫灌式的编制保障方式,实行靶向供给、精准投放,将统筹的编制重点用于保障矛盾突出的领域,向关键岗位精准投放,通过动态活化、能放能收的方式,最大程度地盘活编制资源。

  三、把准关键,强化“三招”,放大能量。聚焦破解结构不优、效益不高的难题,建立完善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激励、约束、监督机制,确保“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”。一是用好“激励招”。把保障重点作为“周转池”编制管理的重要原则,对因项目建设、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等全市中心大局工作需要,或市委、市政府临时安排的阶段性重大工作任务(时间在一年以上)等情形,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,可申请使用周转编制。通过优化配置编制资源,既保障全市工作重点,解决急需紧缺人才问题,又引导相关单位在项目建设、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方面,主动作为、主动担当,确保重点工作“有动力”。二是用好“约束招”。《办法》明确,因各级巡视巡察、监督检查发现和指出机构编制管理不规范、存在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的单位,在整改未完全到位前,不得申请使用周转编制。周转编制使用单位存在机构编制管理不规范、出现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的;周转编制使用效益不高的;用人单位当年未使用周转编制补充人员的,收回相应周转编制。通过建立约束机制,确保编制资源“有活力”。三是用好“监督招”。周转编制使用情况纳入机构编制管理情况年度报告范围,由各单位于每年1月底前向市委编委书面报告。市委编办定期开展周转编制使用情况效益评估,使用情况效益评估结果作为动态调整周转编制的重要依据。对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周转编制的,及时收回下达的周转编制,且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使用。通过建立报告制度和惩处性规定,防止周转编制资源浪费和使用效益低下,确保制度约束“有威力”。